为进一步推动区域产教融合、促进青年人才高质量充分就业,结合“业美就在西城”就业创业宣传周活动,广外街道于5月22日,在中国文化大厦举办“云孵职通 青启未来”西城区首家青年就业孵化基地揭牌活动。
政校企“三向奔赴”,共筑青年成长新平台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随着“中国数据马连道街区”建设加速推进,文化数字科技产业对高素质青年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此次文化大厦青年就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正是广外街道坚决落实“更加自觉地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部署的创新实践,也是“街校企”三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一次深度融合。
一直以来,广外街道始终聚焦创新,多维赋能,探索建立“就业服务站点+”工作模式。此次,在中国文化大厦成立就业服务站点,创建“云孵职通 青启未来”服务品牌,以“精准化、专业化、常态化”为目标,建立“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就业实习孵化平台,打造青年就业服务示范标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活动现场,三方代表签署《广外街道青年就业孵化基地合作协议》。“这不仅是一个就业服务站,更是青年群体与企业双向选择的‘连心桥’。”广外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服务站将以“广外就e家”就业品牌为核心,打造“产学研用”全链条服务体系,让青年人才“有技可学、有岗可就、有梦可追”。
从“启动”到“长效”,青年未来“有盼头”
活动现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与广外街道、中国文化大厦企业签署高校实习生协议,首批23名青年人才即将走进企业“实战练兵”。同时,邀请企业人力资源化身“职场引路人”,为青年提供“一对一”就业指导服务,真正让“青启未来”从愿景照进现实。
“今天的签约不是终点,而是青年与企业共同成长的起点。”文化大厦企业代表现场分享道,服务站将为实习学生提供“打卡系统”服务,建立健全实习生管理规定,协调解决实习难题,保障权益的同时,也为企业筛选“适配人才”。
“智慧+温度”双赋能,解锁就业服务新场景
作为数字化就业服务的亮点,“广外就E家”自助服务一体机功能全部由街道开发,主要包含“职小就”智能体+就业生活云图,两大服务功能。通过AI算法深度解析就业政策、社保知识,用“智能问答”替代传统咨询,政策解答“秒响应”。并且,大数据筛选统计街道辖区内就业需求,精准匹配社区服务资源,实现“家门口”就业便捷服务,同时,便民、生活多圈融合,嵌入服务地图,通过智能化、场景化、精准化的服务模式,打通企业与人才对接的“最后一公里”。
“这里有数字科技的‘硬核’,更有服务青年就业的‘初心’。”一位参加实习的高校学生表示,“期待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起点,与企业一起成长!”
作为西城区就业创业宣传周主题活动之一,当天,街道还在中国文化大厦举办以“云孵职通 青启未来”为主题的专场活动,共有北京金台律师事务所、知禾花田等8家优质单位企业提供律师咨询、企业产品宣传、岗位招聘等多种服务内容。现场还设有职业指导与政策宣讲专区, 由职业指导师和社区就业专干帮助有需求的求职者提高自身求职能力,深入了解就业、养老、社保医疗等政策。
此次青年就业孵化基地启动,标志广外街道在青年就业服务领域迈出坚实一步。未来,街道将依托基地打造综合性平台,构建 “政校企”长效机制,以“智慧 + 温度”解锁新场景,助力青年找准职业坐标,让创新实践成同频共振引擎。
http://www.ixfrb.com.cn/news/20250523/51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