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慢性病防控形势严峻,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已突破3亿人。其中,血脂异常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成人患病率高达35.6%。然而,基层医疗机构在慢病管理中长期面临“筛查难、干预难、管理难”的三重困境:全国农村地区医生人均数仅为城市的1/4,传统血脂检测需依赖大型医院实验室,基层患者平均往返医院检测耗时超过3小时,更遑论动态追踪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四项核心指标的波动规律。
光谱慢病检测仪:破解基层血脂异常人群的筛查困局
面对血脂异常问题的严峻挑战,为实现血脂异常的早发现、早干预和长期控制目标,需要贯穿血脂检查“筛查-干预-随访”全周期,基层医疗需具备标准化筛查工具、分层干预策略、动态随访体系等。然而,基层医疗机构长期在资源分配、人才引进、管理协作机制上存在不足,更为重要的是,很多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院设备老化,关键检测工具配备不足,难以满足血脂早期筛查需求。
药师帮旗下子品牌“光谱小屋”推出的“未来光谱慢病检测仪”,以智能技术打通“硬件+软件+服务”链条,实现了血脂管理闭环的数字化升级,为基层医疗破解血脂筛查困局提供了可能。
这款仅手机大小的POCT(即时检测)光谱慢病检测仪支持“一采多检”,仅需5-10分钟左右即可同步输出血脂五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光谱慢病检测仪具备超强的基层适配性设计,操作流程精简至“采血-插入试纸-打印报告”三步,无需专业培训,新手即可独立完成操作。给基层医生提供快速且精准的血脂检测结果,指导下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
此外,光谱慢病检测仪还配备了功能强大的慢病管理系统,集患者信息管理、健康监测、教育干预和数据分析于一体。慢病AI小助手更是具备快速建档、推送检测结果、患者随访、健康教育、社群运营等功能,全方位助力基层医生高效开展血脂等慢病管理工作,实现对患者的长期、精准健康跟踪。
光谱慢病检测仪:帮助高血脂人群管理4项关键指标
高血脂是健康的一大 “隐形杀手”,与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有代谢中综合征其他组分的人群(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等)、长期高热量饮食者、缺乏运动者以及有高血脂家族遗传史的人群都属于血脂异常的高危人群,应更加重视血脂健康。血脂异常的4项关键指标分别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
动态监测并控制好血脂异常人群中的这四项关键指标,可显著改善心血管疾病预后,是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获益”的核心手段。我国血脂管理指南建议,40岁以下人群检测周期从5年缩短至2-5年,40岁以上每年至少1次,血脂异常高危人群需每3个月~1年检测一次。同时,建议将儿童青少年纳入常规筛查,将血脂检测纳入中小学体检项目,以便早期发现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对于血脂四大核心指标的动态监测,光谱慢病检测仪拥有诸多显著优势。它其机身小巧轻便,无论是在空间有限的诊所、卫生室,还是医生上门问诊的途中,都能轻松携带,随时随地开展检测工作。应用光谱慢病检测仪定期进行血脂检测,可帮助及早识别潜在健康问题,避免病情恶化,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且兼具早期预警、精准干预和成本效益优势。
光谱慢病检测仪:推动基层医疗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样本
根据药师帮2024年财报,公司面向基层推出的“光谱小屋”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旨在解决医疗终端设备不足、检测能力薄弱的问题,2024全年在全国投放了14000台光谱慢病检测仪等POCT设备,覆盖超过11000家终端用户,通过集成POCT、诊所SaaS、AI智医辅助系统,为基层诊所提供低成本、高兼容性的医学检测方案。
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推进,基层慢病管理正经历从“被动治疗”向“主动防控”的范式转变。未来光谱慢病检测仪作为基层医疗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样本,正在让每个基层患者都能享受到“早筛、早诊、早治”的健康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