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开源技术已成为推动全球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在7月23日召开的2025开放原子开源生态大会上,源自中国的开源技术“数字出海”成为此次大会“软件与开源生态出海合作分论坛”的高频热词和探讨主题,特别是大会发布的《中国开源发展深度报告(2024)》更突出强调了“数字出海”以及“加强开源技术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经济“再全球化”需要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背景下,开源技术已成为数字经济创新、开放、共享、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为此,开源生态“积极出海”展开国际合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朱刚建议:优化开源生态体系,构筑可持续发展新环境;推广开源开放模式,激活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推进高水平国际合作,共建开源开放新格局。
他表示,依托多双边合作机制,秉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在开源领域的国际合作,深化与国际开源组织、开源社区、龙头企业、开源贡献者的交流,积极参与全球开源生态建设和治理,共同推动全球开源生态的持续发展。
中国开源出海,任重道远
开源生态共生关系先天脆弱。开源天然的“公共属性”“社区贡献文化”与企业固有的“盈利追求”有时并不能形成方向上的统一,决定了开源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将面临企业间利益冲突、开源开发者的角色冲突,生态内外部需求的矛盾、多元参与主体的竞合及绩效目标的差异,使得开源创新生态共生关系容易受到改变乃至破坏。技术与产业需求的快速演变会传导至生态共生关系,加剧其不稳定性。
原中国—东盟中心贸易投资部主任郭传维表示,中国和东盟已连续多年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外资来源地,中国在东盟国家的重大工程等经济合作项目日益增多,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关系日益密切。2024年贸易总额达9823亿美元,近十年年均增速7.5%。东盟连续五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16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双向投资总额约400亿美元,中国在东盟投资占双边投资总额一半。展望未来,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将持续深化,RCEP和3.0版将进一步降低贸易壁垒、推动规则融合,双方在信息领域合作潜力巨大。所以中国企业走出去,东盟国家应该成为首选之地。
他指出,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经商也面临挑战和风险,如双边关系、地缘政治、法律政策、外资准入、合规经营及注册流程、行业限制、汇率及汇兑风险、融资困难、劳动力等,开源出海需要谨慎和关注。
而在应用创新领域,源自中国的全栈开源解决方案尚未完全成型、国内企业组团出海能力相对较弱、软硬件项目之间的兼容性标准和接口缺乏统一,技术“孤岛”现象突出,制约了开源生态的协作推进。
Eclipse 基金会董事会成员 Bryan Che 发表了《从本土到全球:开源社区的跨越发展》的演讲,从开源项目出海涉及的“法律与知识产权、技术开放性与创新、平台开发与社区运营、外部生态建设、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扩张、客户互动与商业价值”六个不同维度分析了开源出海目前面临的现实困境,他表示,开源欧拉、KubeEdge、开源鸿蒙、DeepSeek四个开源项目在开源出海领域已取得不错进展,但在生态建设方面,需海外社区经理、开发者等助力。
开源出海,不仅需要技术输出,更需要生态共建
在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中国开源的全球化不仅是技术输出,更是生态共建。
一直以来,国内企业也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华为一直致力于积极融入和贡献开源,秉持着深耕基础软件,以根深促叶茂,以开源促共建的理念,凭借30多年深耕ICT技术,发起了20多个开源项目。开源鸿蒙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运营孵化下,亦凭借强大的适配性与拓展性成为千行万业的数字底座。目前,开源鸿蒙相关代码已经超过了1.3亿行,汇聚了9000多名社区的贡献者,孕育出了超过1200款软硬件产品,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软通动力公布的数据中显示,其国际业务以新加坡为海外总部,重点布局东南亚、中东中亚、日本、北美四大区域市场。目前拥有14家香港和海外分支公司,员工1000+名,服务多个领域的173家企业。
真正的全球化,核心在于本地化,其深度取决于本地化的精度。对平凯星辰而言,全球化战略的起点,是经得起全球市场检验的技术与产品。平凯星辰全球600名员工中,200人位于中国以外。公司通过尊重人才、远程友好、分布式办公的模式来打造全球高效协作的组织文化。这些海外员工不仅为客户提供技术服务,还负责将客户的本地化需求反馈至国内,进而依托全球化场景持续打磨更好用、易用的产品。在日本,平凯星辰研发的开源数据库项目TiDB已出版五本日语技术书籍,并常态化组织日本本地的开源社区活动。
随着更多开源项目在海外落地生根,一个以技术共享、生态共建为特征的数字共同体正在形成。这些开源项目将覆盖更多的数字经济场景,为世界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随着中国开源生态加速出海,未来将在更多领域与 “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开展深入合作。一方面,中国开源生态会进一步加强开源技术研发与创新,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需求,打造更具针对性、适应性的开源解决方案,推动数字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的广泛应用,助力提升数字化水平。另一方面,将持续完善开源生态服务体系,加强与国际开源组织、企业、开发者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国际开源峰会、技术竞赛等活动,搭建全球开源技术交流平台,促进开源技术的共享与传播。同时,积极推动开源人才培养,为共建 “数字丝路” 技术共同体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中国开源生态出海是顺应数字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通过政策引领与实践探索,中国开源项目已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共建 “数字出海” 技术共同体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开源生态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更多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