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机器人技术迅速发展,正从工业领域加速渗透至家庭生活,成为推动智慧生活进化的重要力量。9月8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的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展会上,海尔机器人聚焦无人家务、康养陪护等核心场景,通过多款创新产品展示了未来家庭的智慧解决方案。
多款产品集中亮相,覆盖家务与康养核心场景
走进海尔机器人展区,最引人注目的是不久前发布的人形机器人“海娃HIVA”。 作为“家务终结者”,“HIVA海娃”早前就展现过它的家务能力:餐厨场景中,“HIVA海娃”能自主操作冰箱取三明治、煎蛋、冲调咖啡,完成早餐全流程制备;洗护场景中能联动洗衣机取衣、熨烫、挂放,解决洗衣“最后一米”难题;客厅管理收纳上,能够主动识别散落玩具并分类归位,保持空间整洁;深度清洁上还能自主使用洗地机即时处理地面污渍。
从“执行指令”到“主动发现”的任务意识进化;从单机作业到家电生态协同的系统思维;从固定程序到应对家庭多变环境的动作泛化能力。“HIVA海娃”正朝着这些重要方向突破,或许用不了多久就能把“管家”请进家。
针对洗衣这一高频家务需求,海尔联合研发的洗护机械臂则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该设备可智能感知脏衣篮中的衣物,通过高精度机械臂将衣物自动放入洗衣机,实现洗衣、取衣、干衣到收纳的全流程自动化,让用户真正实现“洗衣自由”。等待的过程中,可以向海娃吩咐一句“来杯咖啡”,品味智慧生活带来的松弛与惬意。
清洁也是家务中的高频场景,此次展出中我们也看到了前段时间刷爆全网的“周总推荐”款--海尔全智能扫拖机器人宠爱系列。 据悉,基于AI之眼科技,海尔宠爱扫地机具有AI慧眼专清功能。简单说,就是给扫地机装上了眼睛和大脑,它能看懂地面上是什么,然后做出正确判断。比如遇到宠便,10厘米外就会“拉起警戒线”,100%避让绕行;遇到液体脏污,比如尿渍,会先“框”起来,再定点清洁,绝不拖泥带水,避免污染其他区域。
在康养方面,海尔展出了行业首款聚焦生活场景的消费级AI运动外骨骼机器人,填补了家用助行机器人的技术空白和需求缺口。该产品采用AI柔性科技配合强劲电机,有效提高人机交互力的安全性;搭载AI步态算法助力,自动适应行动者的步伐速度和幅度,达到“如影随形”的效果,适用于上楼梯、爬坡爬山、日常辅助行走、运动健身等多种场景;并且采用双擎独立助力技术,左、右单侧助力模式更能满足多样化的行走需求。
迎合用户需求与国家政策,海尔机器人加速布局
事实上,机器人的蓬勃发展与用户需求及国家政策共振密切相关。在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成为国家战略支持的背景下,服务机器人在家庭场景的应用日益成熟。海尔智家也正加速研发和布局家庭服务机器人业务,推动“无人家务”时代到来。
围绕“无人家务”的美好愿景,开放应用场景,牵引服务机器人产品矩阵快速发展。逐步研发衣物、食材全流程管理机器人以及全屋收纳机器人,从目前的衣物食物拿取转移,逐步实现能够完成识别、自主管理的全流程。依托自主研发的智慧大脑及Uhome大模型,同步研发智家大脑大模型及各类技术创新,实现多模态感知、交互融合,构建起智慧家庭和服务机器人一体的大脑。依托全国1000多家三翼鸟门店,构建了分布式数据采集与训练场,持续优化算法与模型,提升智能水平。
据悉,由海尔智家领衔打造的山东省服务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 围绕智慧家庭、健康生活、康复康养、教育娱乐等六大场景,以关键技术+协同创新双轮驱动,成为服务机器人的研发载体和生态孵化器,让服务机器人成为“无人家务”的最重要一环,以市场化拉动机器人及产业链快速发展。在产品创新成果方面,通过AI技术与家庭场景的深度融合,对外传递打造“无人家务”智慧生活的未来图景,目前已形成4大场景下的多种解决方案。在数据创新成果方面,以场景需求和产品为牵引的数据采集训练引擎同步构建,包括空间仿真、物理场重建、家庭模型库等。在产业链创新成果方面,产业链及开放生态的全过程、全要素创新,目前已形成机械臂、谐波减速器、行星滚柱丝杠、灵巧手等创新产品和技术,并依托山东省人形机器人重点实验室进行研发和测试等。
站在机器人行业的风口,海尔机器人正逐步构建家庭服务新范式。未来,随着机器人技术与家庭场景的进一步融合,海尔将在全球范围内树立“无人家务”的新标杆,也为智慧家庭的未来提供全新可能。
http://www.ixfrb.com.cn/news/20250910/56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