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中轴法脉”普法品牌发布 奏响历史文脉与法治精神交融新乐章

今年是首都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9月11日上午,东城区“中轴法脉”普法品牌发布会在禄米仓新视听产业园隆重举行。这场集品牌发布、阵地推介、主题研讨于一体的法治文化盛会,将千年中轴的历史底蕴与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实践活力深度融合,标志着东城区普法工作迈入品牌化引领、内涵式发展的全新阶段,为首都法治文化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品牌启动点亮仪式

高位赋能:共绘中轴法治文化新蓝图

活动伊始,东城区政府副区长张晓峰在致辞中表示,举办“中轴法脉”主题普法活动,是展示东城区法治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八五”普法以来,东城区始终以提升全民法治素养为核心目标,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格局。面对即将启动的“九五”普法规划,东城区将进一步压实普法责任制,推动普法理念、机制、载体创新,让古老中轴线焕发现代法治文化新光芒,为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东城区政府副区长张晓峰致辞

北京市司法局鲍雷副局长在致辞中指出,东城区作为北京中轴线的核心承载地,在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打造“中轴法脉”普法品牌,是将历史文化传承与法治精神建设有机结合的创新实践。他充分肯定了东城区长期以来在法治文化建设领域的突出成效,强调其形成的多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首都“一区一品牌”“一行业一品牌”法治文化建设格局提供了优秀样板。同时,他希望东城区以此次品牌发布为契机,持续擦亮“中轴法脉”金字招牌,为谱写法治中国首善之区新篇章贡献更多东城力量。

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长鲍雷致辞

品牌亮相:解码中轴与法脉的深度融合

在全场期待中,东城区司法局局长周环详细介绍了“中轴法脉”普法品牌的内涵与标识体系。她指出,“中轴法脉”的核心价值在于“融合”与“跃升”——“中轴”锚定历史文化空间坐标,彰显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的中华文明秩序观与人文精神;“法脉”则通过整合法治阵地、串联法治实践,实现法治文化与中轴文脉的深度交融。

东城区司法局局长周环品牌介绍和标识发布

品牌标识体系极具文化创意与法治内涵。主标识将“中”“东”二字与传统建筑屋顶轮廓巧妙融合,暖棕色调呼应中轴历史厚重感,冷绿渐变传递法治创新生机,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视觉对话;品牌形象标识以中华传统法治神兽“獬豸”为原型,通过卡通化设计赋予其亲切萌动的现代姿态,象征传统法治智慧的当代传承;建筑元素标识则串联鼓楼、正阳门牌楼、天坛与中国法院博物馆,具象呈现不同时代法治文明的延续与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中轴法脉”法治文化探索线路在原有基础上全新升级。线路不仅涵盖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中国法院博物馆等标志性阵地,更纳入东城区正阳未检办公室、东华门街道解纷中心、草厂社区小院议事厅等基层法治实践场景,让市民在可感、可触、可参与的体验中,读懂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脉络与司法为民的温度。

阵地推介:展现多元法治实践活力

活动现场,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围绕“中轴法脉”普法阵地展开推介,全方位展现东城区法治文化建设的多元实践。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的郭英夫,讲述了馆内承载的红色法治初心,追溯现代法治思想的萌芽历程;中国律师博物馆执行馆长张野以丰富史料,梳理律师职业随时代发展的演变轨迹;东城区检察院检察官王京媛深入介绍正阳未检办公室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创新举措与深度实践;前门街道草厂社区书记李峥则分享了“小院议事厅”如何成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生动示范,让法治精神融入社区治理的每一个角落。此外,北京警察博物馆通过视频形式,展现了法律执行背后的力量与担当。

前门草场社区书记李峥

思想碰撞:共探中轴法治建设新路径

在“中轴法脉”主题沙龙环节,多位专家学者与实务工作者围绕中轴线法治建设热点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忠以“中轴线的法治意蕴”为主题,结合历史见证与时代发展,解读中国法治建设的演进逻辑;北京市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综合协调部主任陈琳琳聚焦中轴线立法工作与文物保护,分析法治手段在世界文化遗产传承中的重要作用;郭英夫再次登台,深入阐释北大红楼与现代法治思想萌芽的紧密关联;东城区检察院检察官李婷分享了中轴线保护公益诉讼的实践案例,展现司法机关守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担当;东华门街道司法所所长雷杨则讲述了“中轴线上的司法所”如何扎根基层,为群众提供精准法治服务的故事。一场场观点鲜明、内容深刻的分享,为中轴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多元思路与实践参考。

主题沙龙

随着品牌启动点亮仪式和授旗仪式的举行,“中轴法脉”普法品牌正式落地。未来,该品牌标识将广泛应用于普法宣传材料、公共标识及文创产品,让法治文化以更亲民的姿态走进市民生活。

授旗仪式

东城区司法局领导:以品牌之力让法治精神浸润人心

活动结束后,东城区司法局副局长李莉表示,“中轴法脉”品牌的发布,是东城区普法工作从“广覆盖”向“高质量”转型的关键一步。“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品牌,打破传统普法的静态传播模式,让千年中轴成为‘行走的法治教科书’。”

谈及品牌建设的核心思路,李莉副局长介绍:“东城区拥有得天独厚的中轴文化资源与丰富的法治实践基础,‘中轴法脉’正是要将这两者深度结合。一方面,我们深挖中轴线上的法治历史底蕴,从红色法治基因到传统法律智慧,让市民在触摸历史的过程中感知法治精神;另一方面,我们将基层法治实践场景纳入品牌体系,比如草厂社区的‘小院议事厅’、正阳未检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让市民看到法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从而增强对法治的认同感与获得感。”

对于品牌未来的发展规划,李莉副局长透露:“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中轴法脉’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包括法治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推出定制化的普法课程与文创产品;同时,我们会持续完善法治文化探索线路,结合季节特点与重要节点,打造主题式体验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到‘游中轴、学法律’的过程中。此外,我们还将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深化中轴法治文化研究,为品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真正让‘中轴法脉’成为展示法治东城、文化东城的亮丽名片,推动法治精神在核心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http://www.ixfrb.com.cn/news/20250912/56369.html

相关文章
告别看天吃饭!海尔首创太阳能、空气能、电能
北京东城“中轴法脉”普法品牌发布 奏响历史文
AI 重塑教育生产力,伴鱼十年布局引领行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