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3日至14日,由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办,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儿童舒缓治疗亚专业组、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儿童舒缓治疗专项基金承办,北京德医健康管理促进中心协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八届儿童舒缓治疗新知培训班”在北京顺利召开。作为今年全国唯一一个关于儿童缓和医疗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此次培训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儿童缓和医疗的医护人员、社工、公益组织代表及志愿者等一百二十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儿童舒缓治疗领域的前沿知识与实践经验。
此次培训班形式新颖,亮点十足。开班仪式上,雏菊之家疗愈合唱团带来的三首合唱,为全场带来了深深的感动。这个合唱团的成员都曾经陪伴自己的孩子入住过雏菊之家儿童安宁病房,经历过人生最痛的哀伤,他们用歌声疗愈伤痛,用歌声向儿童安宁疗护的从业人员表达敬意。在第一天的培训尾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教授刘明明通过讲座展示了音乐治疗在儿童安宁疗护中的应用案例和显著效果,并与两位学生带领全场共同歌唱,让大家亲身体验音乐治疗的独特魅力。
缓和医疗专业领域的两位知名专家——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疗中心主任宁晓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主任医师路桂军为本次学术活动致辞,对儿童缓和医疗专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与认可。在为期两天的培训中,议题丰富多样且极具价值。来自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的王一方教授以及济南大学政法学院的王云岭教授分别从不同的主题对生命与死亡进行了深入观察与分析,引发了所有参会人员的深刻反思;来自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陈雁副教授和王红江教授从艺术专业视角出发,探讨艺术疗愈在儿童安宁疗护中的应用,并为儿童安宁疗护空间的设计与建造提供了专业和创新的思路;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马弘主任医师分享了儿童急救心理的临床经验;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李玲教授则从管理者的角度探讨如何推动多学科儿童安宁疗护的发展;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成磊老师对她开展的关于我国儿童舒缓疗护的本土探索性研究进行了介绍;山东省立医院小儿血液内分泌科的主任医师赵平介绍了中国儿童缓和医疗家庭会议模式;来自全国各地9个儿童安宁病房的医护团队、社工分享了工作中的实践技巧与成果,充分展现了我国儿童安宁疗护工作的积极开展与显著进步。
值得一提的是,培训班还精心设置了两场工作坊,尽管安排在晚上,依然吸引了众多人员踊跃参与,报名迅速额满。其中一场聚焦医务社工自我照护,借助心理疗愈手段,帮助长期直面儿童安宁疗护与死亡的工作人员释放压力、舒缓情绪;另一场则由多家服务大病儿童的公益组织和临床医护人员联合发起,围绕合作思路、资源链接等展开深入讨论,为今后携手关爱大病儿童搭建了沟通合作的重要平台。
此次会议的会务工作也十分精心和出色。在展示区,12块制作精美的展板通过图文介绍了全国12家儿童安宁病房自建立以来开展的工作,见证了中国儿童安宁疗护专业的发展历程;志愿者亲手制作的茶歇点心,志愿者组成的专业拍摄团队,都为会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参会专家和学员纷纷称赞,此次学术会议内容精彩干货满满,形式新颖、流程有序,视觉设计精美,令人印象深刻。
“儿童舒缓治疗新知培训班” 自创办以来已历经八载沉淀。八年间,培训班始终以儿童缓和医疗专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每年聚焦全新主题、探索前沿内容,在形式与内涵上持续创新突破,不断为参会者带来新启发、新收获。与会各方人员通过分享与互动,共同提升专业服务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儿童安宁疗护专业的发展。如今,它已成长为国内儿童缓和医疗领域极具影响力的顶级学术会议,不仅是行业专业发展的“风向标”,更以持续的创新实践成为推动领域进步的“引领者”。
未来,“儿童舒缓治疗新知培训班”还将持续举办,期待能够凝聚更多力量,让关爱与温暖惠及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大病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国儿童缓和医疗事业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http://www.ixfrb.com.cn/news/20250915/56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