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受降温天气影响,黑龙江省漠河市气温日渐走低。9月9日,中国最北城市漠河提前开启供暖。
漠河市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县级市,供暖是漠河民生头等大事。这里冬季漫长,最低气温曾达-53℃。据测算,供暖将持续至明年5月,供暖长达8个多月。
漠河作为中国最早供暖的城市,为何今年格外引起行业关注?供暖方式迎来的新变化,利用空气能热泵供暖。行业中最大、最冷、最北的空气能采暖项目,漠河艺龙酒店空气能供暖项目正式进入全面运行阶段。
几十年来,漠河因为极端的气候条件,一直使用化石能源取暖,空气能热泵使用电取暖,这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它标志着在极寒地区,清洁能源供暖从理论走向了实践,为极寒地区的供暖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为其他类似气候条件的地区打造了可复制的样板,更深层次对行业而言,推动了清洁能源供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
三大障碍
曾经是空气能采暖在漠河的绊脚石
漠河,冬季最低气温可达-53℃以下,是全球范围内极寒气候的典型代表,与俄罗斯雅库茨克、加拿大黄刀镇并列为世界三大极寒人居区之一。
在这样的环境中,传统燃煤锅炉效率低、污染大,电采暖则能耗惊人、成本高昂。如何实现清洁、高效、稳定的供暖,一直是困扰极寒地区能源转型的世界性难题。
正因如此,能在漠河成功运行的供暖系统,必须具备三项“硬指标”:耐极端低温、高制热效率、长周期稳定运行。这不仅考验产品本身,更考验整个技术体系、安装工艺与售后服务网络的综合能力。
事实上,在四季沐歌空气能进驻前,漠河的商业供暖市场长期被市政燃煤管网和小型电锅炉垄断。不少国内外暖通品牌曾试图布局,但要么因技术不达标,设备在试运行阶段就因极寒“趴窝”;要么因缺乏实地案例支撑,无法提供适配漠河气候的定制化方案,最终纷纷退出。
“灯塔项目”背后
是技术的“破壁之战”
四季沐歌空气能勇征极寒漠河,凭借在空气能热泵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技术创新,克服了重重难题,为漠河的冬季供暖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四季沐歌的漠河艺龙酒店项目,做到了空气能热泵在大型商业项目供暖的落地。
漠河艺龙酒店,建筑面积14000多平方米,供热系统采用四季沐歌空气能分布式智慧能源站解决方案,采用空气能加CAS智慧控制技术路线,配置四季沐歌超低温空气源热泵冷暖+热水机组,保证了-53℃酒店冷暖、热水的供应。
2025年初,酒店施工团队在极寒环境中进行室内装修时,正是四季沐歌提供的供暖保障了墙面涂料干燥、地板铺设、水电调试等关键工序的顺利推进。没有这份“提前介入”的温暖,整个工程进度将被迫推迟数月。
四季沐歌的7台155kW超低温空气源热泵冷暖机及2台96kW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热水机表现出色,连续110天稳定运行零故障。其中四季沐歌自主研发的CAS智慧控制系统更是为整个供暖系统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它就像一个智能的“大脑”,能够实时对系统运行数据进行监测、判断和运算。通过智能调控热泵、电锅炉、水体蓄热、建筑蓄能之间的协同工作,实现电力、热力、算力的平衡。
这一项目的成功,开创了行业先河。它是国内首个在极寒地区实现全空气能供热的商业酒店案例,打破了“空气能在北方不行”“极寒地区只能靠煤”的固有认知。它也证明了清洁能源不仅可以“进得了北方”,还能“扛得住极寒”。
示范引领
点亮清洁供暖的 “星星之火”
长期以来,极寒地区的高效供热市场被欧美品牌垄断。德国、瑞典的一些高端热泵品牌凭借先发优势占据高端项目,价格昂贵且维护成本高。由于缺乏本土化适配,一旦出现故障,往往需要跨国协调,维修周期长达数周。
四季沐歌在漠河艺龙酒店的项目,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成功案例,更具有广泛的示范引领意义,为清洁供暖在全球人居环境范围内的推广“点亮”了星星之火。
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它为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极寒样本”。在全球推进碳中和的背景下,如何在寒冷地区实现化石能源替代?
据相关数据显示,北方寒冷地区清洁供暖改造市场规模超过千亿,但极寒区域一直是难以攻克的“最后堡垒”。四季沐歌用实践给出了“中国方案”,以清洁电能驱动高效热泵,结合建筑保温改造与智能调控,走出一条可持续、可推广的低碳供暖路径。
真正的民族品牌,总是出现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默默输出稳定热量。据气象部门预测,2025年冬季或将迎来强冷寒冬,漠河等北方极寒天气可能持续更久。
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四季沐歌空气能系统已经进入备战状态,空气能热泵供暖巡检即将开始。
当业界还在质疑“热泵技术能否适应极端环境”时,四季沐歌已用实际行动写下答案。而这,仅仅是其中一个。
四季沐歌空气能面向全国诚招县域总代理
一站式扶商模式,产品售后服务保障
http://www.ixfrb.com.cn/news/20250916/56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