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锅里冒着热气,桌上摆着奶瓶和小毛巾,一群阿姨围在讲台前认真做笔记。”在58到家济宁的培训课堂上,总部讲师正通过大屏讲解婴幼儿护理要点,门店助教则带着学员分组练习。有人学习如何根据月龄设计科学的辅食搭配,有人练习婴儿常见不适的推拿手法,还有人掌握应对换季过敏的小技巧。
家政服务人员有了持续成长培训
8月份以来,这样的培训场景在58到家全国400余家门店同步上演。58到家全面启动“服务品质续航计划”,让所有经培训上岗的家政服务人员均可定期回到门店参加持续成长培训。作为一项长期项目,该计划自8月起已实现常态化运行,按照每月一场的频次,帮助家政服务人员不断提升技能与服务品质。
培训采用总部讲师线上授课与门店助教实操指导相结合的“双师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辅以考试与表彰,确保学员真正“学得会、用得上”。课程内容紧扣用户反馈,从家庭清洁与收纳,到育儿与营养,再到居家保健与防护,阿姨们在课堂上不断充电,回到客户家中就能化解实际烦恼。
值得一提的是,培训计划还着力深化阿姨“用户第一”的服务理念,强调以真诚主动的态度洞察并满足客户需求,提供人性化、预见性的专业服务。阿姨们需恪守时间,全心投入,在服务中保持学习意识与成长心态,积极发现问题、延伸服务价值,并持续优化工作细节,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赢得客户信任。
课堂成劳动者经验分享平台
“学得多了,做事更有底气。”江西宜春的张阿姨就是其中之一。上午十点,在宜春市区一套四居室的厨房里,她正为客户一家七口准备午餐:蒸锅冒着热气,灶上煨着汤,小奶锅温着宝宝辅食,一切都透着育婴师的专业劲儿。
半年前,她还是服装厂流水线上的工人。经过58到家的培训,如今已成为一名育婴师,既负责照顾孩子,也要为一家人张罗三餐。最近天气转凉,客户家的小宝宝常常不好好吃饭,这让她犯了愁。趁着周末空闲,她来到门店向老师请教,在课堂上学到了一套开胃推拿手法。回家一试,小宝宝果然吃得更香了。听着客户的夸奖,她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像张阿姨一样,越来越多的阿姨把培训当作“回娘家”,在这里不仅能提升技能,还能和同伴交流在上岗时遇到的难题。培训课堂逐渐成为劳动者经验分享的平台,学习热情也成为“服务品质续航计划”效果的最好注解。
让更多劳动者在成长中实现价值
事实上,这类培训也呼应了国家对劳动者技能提升和新职业发展的重视。近年来,人社部将“养老服务师、整理收纳师”等纳入新职业目录,劳动者培训被列为就业与民生的重要抓手。
与此同时,家政服务需求持续攀升。58到家数据显示,2024年平台护老保姆需求同比增长21%,育儿嫂需求增长23%,精英管家、儿童成长陪伴师等高端岗位需求更是上涨34%。面对需求与标准的双重提升,58到家以全国性、常态化的持续成长培训,为用户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也为劳动者开辟了成长与发展的新通道。
58到家作为覆盖全国200余个城市的生活服务平台,目前已吸纳260万名劳动者入驻,提供包括20大类、100多个细分品类在内的全方位服务,尤其在长期性和专业性要求较高的服务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平台一方面运用AI技术深度挖掘潜在需求,将用户模糊的感受转化为可量化的服务标签;另一方面将劳动者技能转化为线上可识别的能力档案,并建立分级体系,帮助客户快速匹配合适的服务者。
在提升劳动者技能方面并非临时举措,而是58到家“十年如一日”的品质基建。此前,58到家也不遗余力,通过引进中国香港、新加坡、菲律宾等家政服务职业标准和培训体系,定制了家政服务、育儿育婴、母婴服务、养老护理、保洁清洗5大系列78门专业课程,现已累计培训50余万家政劳动者。
面向未来,58到家将积极响应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培训评价机制,并将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专项培训作为重点方向,顺应新职业发展趋势,满足多元化服务需求,让更多劳动者在成长中实现价值,也让更多家庭享受到持续、稳定、值得信赖的高品质服务。http://www.ixfrb.com.cn/news/20250917/56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