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 1 日,渤海之滨、海河之畔,SXF上袭论坛海河峰会在天津成功举办。以“科技出海·中亚共潮”为主题的SXF上袭论坛天津峰会暨中亚五国跨海链合作研讨会成功召开。来自中国、中亚五国、国际组织、顶尖科研院所、领军企业及金融机构相关代表齐聚一堂,共话科技出海新路径,共绘中亚合作新蓝图。
SXR 科技智库创始人及理事长、SXF上袭论坛创始人及执行主席徐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发表题为《科技出海与中亚合作:构建面向未来的数字丝路》主旨报告。峰会期间,三批九大重磅合作项目集中签约;“SXR 科技智库中亚合作研究所”正式揭牌成立;高端对话环节,六位重量级嘉宾围绕“数字基建”“绿色矿产”“跨境算力”“人才飞地”等议题展开头脑风暴;论坛还同步举办了“SXF海河早茶会”、“SXF津门下午茶”及第六期“上袭顶讲·炉边谈话”等系列活动,并发布《SXF跨海链国际合作天津共识》及《2025 中亚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
徐亭理事长在致辞中指出,天津是“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点、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东部起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与中亚五国资源禀赋高度互补、合作潜力巨大。本届论坛以“科技出海”为切入口,以“跨海合作”为突破点,旨在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跨区域合作样板。在主旨报告《科技出海与中亚合作:构建面向未来的数字丝路》中,徐亭理事长以“时代之问”开篇,指出全球科技竞合格局已由“单点创新”跃迁至“生态出海”,中亚五国正处于数字基础设施补课与产业跃升并行的关键窗口期;“中国之答”系统回溯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出海的三次迭代:1.0 阶段以家电、通信设备“产品出海”为主(1978-2000),2.0 阶段借 WTO 东风实现“标准+工程总包”输出(2001-2012),3.0 阶段依托“一带一路”形成“数字平台+本地生态”深度融合(2013 至今),累计带动 5800 亿元技术贸易额;“中亚之为”提出“1+5+N”合作框架——1 个中国-中亚国际技术交易所(以人民币计价结算、区块链确权、AI 估值三大功能打造“技术离岸跨境主板”),5 大数字枢纽(阿拉木图、比什凯克、杜尚别、阿什哈巴德、塔什干),N 个“小而美”场景应用(智慧矿山、智慧口岸、智慧管网、智慧农业、跨境溯源、数字文旅等);“未来之盼”倡议共建“数字丝路实验室联盟”与“青年科学家 1000 计划”,到 2030 年累计培养 1 万名精通中俄英三语的复合型数字工匠,让技术、标准、人才真正“出得去、留得住、长得大”。
峰会进入签约环节,相关合作伙伴代表共同见证下,九个合作项目分三批签署,覆盖基础设施、数字产业、绿色能源、教育金融多个领域。高端对话以“从渤海到里海:数字丝路的下一个十年”为主题,从“数字基建”、“绿色矿产与算力”、“人才飞地与教育”等议题展开讨论,嘉宾们围绕“5G/6G 时代跨境光缆如何降本增效”、“锂、铍、稀土等关键矿产与绿电耦合开发”、“跨国联合培养 ICT 人才”等热点展开交锋。大家一致认为,应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制度创新对冲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以技术标准化降低交易成本,以人才本地化提升可持续运营能力。峰会期间,同步举办四场平行论坛(数字口岸与智慧物流、绿氢与储能、跨境数据流动与合规、文化遗产数字化与元宇宙),两场闭门圆桌(闭门圆桌 A:中国—中亚科技园区联盟筹备会;闭门圆桌 B:RWA赋能中国-中亚国际合作创新发展 )。
峰会最后重磅发布四项重大成果:一是《SXF跨海链国际合作天津共识》:提出“数字丝路 2.0 版”九条倡议,包括共建跨境数据共享机制、共推绿色算力标准、共设风险投资基金、共育青年科学家计划等;二是《2025 中亚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由SXR科技智库中亚合作研究所牵头与相关高端智库、高校院所联合编制,首次以 48 项核心指标对中亚五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估;三是“SXF上袭论坛中亚五国代表处”筹备设立工作启动,提供中国-中亚“一站式”企业出海服务;四是徐亭理事长宣布,SXF上袭论坛中亚峰会计划于 2026年下半年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举行,主题暂定为“AI 赋能丝路古城”,他诚邀全球伙伴齐聚“中亚城市中的珠玉”,共赴数字丝路新十年。(SXR科技智库上袭理事会办公室供稿)
http://www.ixfrb.com.cn/news/20250902/55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