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9 日,哈尔斯《奋进四十载,共筑百年梦》创业四十周年庆典在永康举行,会上回忆了董事长吕强创业四十年的点点滴滴,也回忆了哈尔斯走过的峥嵘岁月。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哈尔斯自1985年起步,历经四十年风雨,在杯壶行业中脱颖而出,从一家乡镇工厂成长为领军企业。
哈尔斯的发展历程是中国轻工制造业发展的缩影。从最初生产电风扇铝开关箱,到进入文化用品领域,再到1996年正式挂牌“哈尔斯工贸有限公司”,2008年完成股份制改革,2011年成为行业上市第一股。四十年来,中国杯壶行业经历了技术引进、工艺成熟、品牌崛起、消费升级的周期演进。哈尔斯始终与时代同步,敏锐地捕捉行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正因如此,哈尔斯对行业的发展路径和全球市场格局都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
2020年,吕强提出了“三百”战略目标,即百年企业、百强企业、百亿企业。而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四十周年庆典的同日,董事长吕强也发布了《四十载破茧路,百年品牌长征行——哈尔斯董事长致全体投资者的一封信》。董事长在信中清晰地解读了这些情况,并为哈尔斯指明了方向——双轮驱动战略为发展内核。
基本盘的全球化深耕:OEM业务铸就护城河
董事长在信中提到,哈尔斯亲历了海外杯壶的“三次进化”,从耐用品到场景化消费品,再到如今的快消品;每一次品类跃迁,都是一次需求的爆炸。
杯壶行业正处于爆发阶段,尤其是北美市场带动的海外市场整体。这无疑是行业发展的历史机遇。作为行业top1和杯壶行业上市第一股,哈尔斯并非诞生于这个机遇之中,而是凭借对形势的清晰判断,迅速抓住机会,拓展客户。其销售团队实力强劲,背后的产能和供应链也能够及时跟上,从而实现了快速的量级增长。直到现在,哈尔斯依然清楚地认识到OEM业务客户对公司的重要性,将客户作为内部的第一优先级。
“哈尔斯始终与客户同频共振,深耕海外头部品牌,抢滩空白版图,用持续精进的产品与交付,把单点合作织成多区域、多客户、多周期的韧性网络。”这是吕强在信中对海外业务的高度概括,但这背后却是无数团队,无数日夜奋斗的结果。从数据来看,2023年公司全年实现境外收入19亿元,而在2024年这个数字已经攀升为29亿元,同比提升超50%。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境外收入13.66亿元,同比提升14%。
在国际贸易这条赛道上,哈尔斯就像个经验丰富的马拉松选手。他们既不会因为自主品牌建设就轻视国际订单,更不会盲目追求规模而忽视质量,或者做出冒险性的扩张。最聪明的是他们的"客户培育计划"——既倚重大客户如参天大树,又精耕中小客户如幼苗成林。也就是说既要把握住大客户,深度绑定,充分挖掘其多样化、多区域化的需求,同时也广泛布局有增长势头的二梯队客户,陪伴他们成长成有潜力的黑马。
此外,哈尔斯还在拓展北美地区以外其他潜力市场的客户。比如在东南亚地区这两年也收获了新的订单,成功开拓了北美市场以外的潜力市场,而这其实是三年前就开始布局的结果。这就像下围棋,别人只盯着眼前几目,哈尔斯却能看到三步之后的棋局。这些举措充分说明,哈尔斯是一家善于审时度势的企业,能够紧跟行业趋势,准确判断发展方向。
第二曲线的战略突围:自有品牌是必经之路
再来说说双轮驱动中自有品牌这“另外一轮”。其实,很多企业都不敢选择这条道路,因为杯壶行业品牌竞争激烈,市场分散、用户忠诚度低、产品同质化严重。。想要在品牌竞争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也注定需要大量投入。
在信中,董事长提到“我深知,我们这一代人拥有这样的市场机遇,更肩负着这样的时代使命,不仅要做出好产品,更要做出中国的好品牌。”他认为,国际博弈愈发激烈,贸易摩擦层层加码,全球产业链正在重塑。留给公司的窗口期很短,中国新消费时代正在突飞猛进。
通过董事长的话,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发展自主品牌不仅是一腔热血的民族精神,更是国际形势、中国消费市场变化推动下的必然选择。
我国经济发展已迈入新的阶段。IP热度持续攀升,谷子经济受到国家的重点关注,情感类消费也随着Z世代成为主流消费群体而迎来爆发式增长。杯子作为情感消费与IP消费的重要载体之一,与当前市场趋势的契合度极高。哈尔斯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精准捕捉到这一变化,迅速布局市场,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从产品设计的创新性、新品上新的高密度、境内收入的稳步增长、消费群体年龄结构的优化、营销方式的多元化、多平台的全面布局等多个维度来看,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哈尔斯在自主品牌领域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姿态。
对于永康的许多公司来说,一直做代工或许能借助市场机遇赚得盆满钵满,但哈尔斯并不满足于此。打破单一商业模式的禁锢,是公司迈向更高量级,实现三百目标的重要一步。
从财务数据来看,哈尔斯展现出扎实的资金储备能力。即使在近两年自主品牌建设的高投入阶段,除了今年上半年因泰国工厂投入较高影响短期利润外,企业整体净利润仍保持稳健增长态势,2023和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了归母净利润21.31%和14.72%的同比增长。这种健康增长模式与行业部分企业追求爆发式扩张的策略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其经营质量的可持续性。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市场对哈尔斯战略投入的判断,明显带着“双标”滤镜。相较于新兴消费品牌前期重营销投入的普遍认可,对哈尔斯类似投入的质疑显得有失公允。事实是,公司手握数十年产业链沉淀和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只是把别人用来“讲故事”的预算换成了“筑壁垒”的钢筋水泥。今天砸下去的战略成本,明天就是同行撬不动的护城河—成熟企业的长期主义,本就该这么“豪横”。
董事长吕强说,哈尔斯已把“中国智造”刻进每一次迭代,从材料、工艺到设计,全部自主可控;从标准、专利到生活美学,全面接轨世界。我们想要在下一个十年,当中国消费者端起保温杯时,第一个想到的品牌就是哈尔斯
从战略布局来看,哈尔斯展现出兼具前瞻视野与务实落地的双重特质。作为行业早期把握消费升级趋势的践行者,其战略方向具有清晰的路径规划与坚定的执行决心。当前战略推进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市场需要给予战略实施必要的培育周期,以充分释放其长期价值。http://www.ixfrb.com.cn/news/20250912/56396.html